县市区动态
同心:“督查利剑”破顽疾
同心县纪委监委聚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专项整治工作中责任落实虚化、监督机制缺陷、整改流于形式等问题,为清廉资金筑牢安全堤坝。
高位推动,构建“三级联动”责任链。市级严把“统筹关”,上下联动,成立督导组,围绕财政惠农惠民补贴资金、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乡镇财政资金使用监管、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4个方面开展监督检查,共发现问题135个,督促整改72个。制发《工作提示函》《重点问题督办函》明确整改标准、时限和责任主体,为县乡两级整治明确方向,捋顺整改思路。县级严把“纽带关”,上传下达,全面推进,明确了“县纪委监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参与抓、县专治办主抓”的整改工作机制,对督查发现的47件重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判,确定问题线索11件。乡镇严把“落实关”,针对督查发现的问题严格实行整改“四个一”制度,即“一问题一整改”“一问题一台账”“一问题一印证”“一问题一销号”,切实把整改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抓,杜绝形式主义和走过场,确保整改工作走深走实。
系统排查,打造“双轨并进”监督链。纪委监委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着力打造“纪律保障轨道”。乡镇层面公示公开乡村振兴使用资金2778.9万元,切实让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县教育局、民政局等清缴追回财政惠农惠民补贴资金82.74万元。行业部门作为资金的分配者和监管者,着力打造“资金运行轨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实地核查项目建设进度与资金绩效情况、查阅项目档案资料等方式全面摸排近年来财政惠农惠民补贴资金、乡镇财政资金和乡村振兴项目资金。
铁腕执纪,严控“四方协作”惩戒链。运用以案挖案、数据对比、舆情分析等多种方式,全面拓展问题线索。整合“委领导+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四方办案力量,优化“协作区”办案模式,保持高压态势,以更严要求、更大力度,狠抓案件查办,严查快处违规违纪问题,对存在责任落实不力,职责履行不到位的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健全完善“4+1+123”室组地办案协作区模式,综合运用领导包案、直查直办等方式,紧盯问题线索,及时处置该类问题线索。(同心县纪委监委)